10月19日,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广场变身科技展示与互动体验的盛会。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主办的1024计算机文化艺术节暨产学研优秀科技成果展在此举行,近50支科研团队集中展示计算机前沿领域成果,为校内外师生、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呈现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宴,彰显了北大计算机人服务国家战略、勇攀科技高峰的担当与作为。
前沿科技“零距离”,沉浸体验激发兴趣
“这是我第一次与真正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互动,感觉太震撼了!”在董豪老师团队动作灵活的“灵犀X2具身机器人”前,一位同学发出惊叹。不远处,王韬老师团队的“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和王钊老师团队的“具有开放世界具身导航大脑的机器狗”正与师生亲切互动,生动展现人机交互的前沿发展。
本次文化节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强调沉浸式互动与体验。从马思伟老师团队助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的“AVS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及“沉浸式文旅系统”,到陈钟老师团队可实时进行体育健康管理的“互动智慧体育健康元宇宙”,再到王鹤老师团队的“GALBOT银河通用具身智能平台”,一个个高精尖项目走出实验室,以生动形式展现计算机技术对生产生活的深刻改变,让深奥的计算机科学变得可触、可感、有趣。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表示:“1024文化节集中展示了学院在计算机前沿领域的创新实力。我们致力于通过这样的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既让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也让同学们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成绝对主角,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在这场盛会中,计算机学院学生不仅是观众,更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活跃在各个展台,以通俗语言阐释复杂原理,通过现场演示展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理解、提升综合能力。
“从幕后策划到台前展示,我们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科技成果,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淬炼,更是科技报国志向的鲜活启航。”计算机学院学生刘安珉表示。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熊校良表示:“1024文化节是计算机学院以有组织科研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展示科教融汇成果的重要窗口。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场近距离、可感知、有深度的计算机科技盛宴,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科技报国初心,让前沿成果在开放交流中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产学研沙龙“面对面”,共话创新与未来
当日下午,“产学研沙龙”在百年纪念讲堂同步举行,搭建起学界与产业界对接的桥梁。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专家学者与多家科技企业代表围绕“科技报国智领未来,计算赋能承启初心”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技术趋势、人才需求与协同创新路径。计算机学院校友代表、北京河川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白鹏表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非常宝贵。我们看到了北大前沿的科研布局,也精准提出了我们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下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1024计算机文化艺术节暨产学研优秀科技成果展已成为集科技展示、互动体验、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协同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活动既展现了北大计算机领域面向国家需求推动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在寓教于乐中激励青年一代传承初心、矢志报国,同时还为校企共创搭建思想碰撞的舞台、合作共赢的桥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大智慧与力量。(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 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