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承办的“2025年秋季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大语言模型(DeepSeek)与穿透式财务管控”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央企、知名院校、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的众多权威专家与业界领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管理的变革与未来。
论坛在主办方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克文先生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他指出,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财务管理的职能正经历深刻重塑,从传统的核算监督向价值创造和风险前瞻管控转型。穿透式管控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而大模型技术为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宁波银行董事、副行长冯培炯先生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强调,大模型技术正深刻重塑企业财务管理的逻辑,推动财务职能从“事后核算”跃升为企业的“价值导航系统”和“风险预警雷达”。冯培炯先生分享了宁波银行在“专业化、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战略指引下取得的稳健业绩,并重点介绍了其在数智化金融实践的三大举措:设立总行级“大模型项目部”,推动AI技术在业务场景中落地;焕新升级“鲲鹏司库2.0”,为企业提供全球范围的全流程穿透式资金管控;以及围绕“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主题报告环节:洞察前沿实践,共享智慧成果
在主题报告环节,八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连清以《被动合规向主动风控升级——中国通号穿透式监管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这家大型央企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构建风险管控防线,实现从满足监管要求到内生性风险管理的跨越。
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周黎明在《穿透式监管的应用和思考》报告中,结合物流行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特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穿透式管理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财务透明度与运营效率。
宁波银行平台经营部总经理王宁发表了《DeepSeek赋能财务实战与穿透式财务管控》的主题演讲。他生动展示了DeepSeek大模型在智能对账、风险预警、现金流预测等具体财务场景中的实战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宁波银行“鲲鹏司库2.0”如何融合AI技术,助力企业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的智能财资管理,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浓厚兴趣。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教授张敏从理论高度出发,探讨了《大模型时代价值创造型财务体系》。她指出,财务部门应借助大模型技术,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驱动业务决策和价值创造的战略伙伴。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王锟带来了《智能工具运用赋能央企集团财务数智化转型》的分享,阐述了长安汽车在集团层面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成效。
中国中铁财务与金融管理部部长于来新则聚焦于具体实践,分享了其在复杂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智能工具,实现财务精准管控和资金高效配置的宝贵经验。
中国石油集团财务部财务数字信息处处长朱吉好在《大模型与集团穿透式管控》报告中,以中石油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大型能源集团如何利用大模型技术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对遍布全球业务的深度洞察和集中管控。
久其软件解决方案总监史瑞超从技术提供方的角度,分析了《大模型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描绘了未来智能财务系统的技术蓝图。
圆桌讨论:思想碰撞,共话未来挑战与机遇
在由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炼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四位嘉宾就多个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上海财经大学高级会计审计学院副院长王少飞剖析了“AI在财务管控中的重点与难点”,他指出,当前的重点在于场景落地和价值证明,而难点则在于数据质量、模型可信度以及复合型人才的短缺。
中国建筑会计学会投融资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燕明就“合约现金流管理助力司库建设升级与穿透式监管”发表了见解,强调了以合同为单位管理现金流对于提升集团整体资金效率的基础性作用。
工银科技技术总监孙科伟分享了“AI大模型在企业财务洞察中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大型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如何赋能企业财务管理。
《贸易金融》主编张志强则带来了“2025中国司库年会成果展示与中国司库趋势洞察”,从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未来方向。
论坛最后,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刘爱军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成果,并呼吁业界同仁继续携手,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在财务领域创造更大价值。
本次论坛不仅为行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全面展现了承办方宁波银行在金融科技与智能财资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引领。未来,宁波银行表示将继续与各界伙伴深化合作,共同开拓大模型时代智能财务的新生态,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