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婧涵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刘灵雁) 10月21日,记者走进常山县辉埠新区的浙江柯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瑞新材料”)车间,发现这里少了传统工厂的喧嚣,只见一辆辆AGV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5G+”机器视觉质检系统紧盯产线。这个由“智慧大脑”主导的空间,正以静默的方式释放着强劲产能。
“1月至8月企业销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40%,订单排到11月中旬。这个月底,我们还有100多吨食品包装硅油纸和卫生离型纸货物,将要发往越南。”柯瑞新材料生产部厂长姜会启说。增长的背后,是这几年企业积极拥抱智能制造,大力推进5G工厂建设。通过搭建5G虚拟专网,对传统“哑设备”进行网络化改造,柯瑞新材料实现了产品关键指标检测效率提升超30%。今年9月,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5G工厂名录”。目前,公司在加紧建设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11月投产,届时月产能将提升至2500吨。
同样迎来智能化跃升的还有浙江卡罗莱纳纺织有限公司。在该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自动拌棉机、并线倍捻机高速运转,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拉手”,织就一张数字化生产网。如今,从车间设备数据实时上传,到管理人员手机端远程监控,数字化让决策更精准、响应更快、效率更高。公司工作人员刘霞萍介绍,1月至8月公司实现销售额7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5%,“下一步目标是冲刺全年实现销售额1.2亿元。”
近年来,常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培育出国家级5G工厂2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形成层次分明的“智造”梯队。1月至9月,常山县实现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22.2%。接下来,该县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推动“常山制造”向“常山智造”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