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成都成华经开区拉开竞技帷幕。同期,2025成华区机器人科创周正式启幕,这场集赛事、人才对接、产业洽谈于一体的科技盛会,不仅汇聚全省青年科创力量,更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为成都建设西部机器人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启动仪式现场(成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本次大赛吸引四川省51所高校的614支战队参赛,将通过16场竞技赛事,全方位展现大学生在机器人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等领域的硬核实力。
比赛现场,各色机器人各显神通,每一次精准抓取、每一次巧妙避障、每一次成功的团队协作,都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这次比赛,我参加了机器车循迹赛道。在专业知识上,我对数电、模电、单片机等核心课程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团队的精诚合作也让我更有团队协作意识。”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23级学生黄程杰表示,他们参赛的机器车由团队自己设计,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系统,使用pid算法,经过了两周左右的参数优化,能实现比较稳定的循迹。
活动现场(成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机器人大赛为起点,2025成华区机器人科创周推出七大核心活动,覆盖人才对接、产业合作、技能提升等多个维度,活动将持续至11月3日。
同时,成都农商银行青龙支行将在成都机器人产业园现场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专区”,围绕“金融赋能机器人产业,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与科创企业发展”主题,面向参赛高校团队、园区企业及科技人才,重点宣传推介机器人产业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方案。
活动现场(成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科创周系列活动旨在‘以赛事点燃引擎,以活动汇聚资源’,将科技蓝图转化为产业实践,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全链条服务动能。”成华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科创周的举办地——成华经开区成都机器人产业园,正是成都AI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承载地之一。在这片7.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要素正加速集聚。
数据显示,园区目前已集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与211家“四上”企业,共同构筑起多元产业矩阵。今年,园区内卡诺普、倍益康等11家企业携20余款产品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现出成华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园区的产业生态让我们的创新想法有了落地的土壤。”参与活动的不少企业代表在采访中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转化,园区提供的全周期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历经十年发展,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已从单纯的竞技平台,成长为推动机器人技术从赛场走向产业的“桥梁”。大赛汇聚的青年智慧,正逐步转化为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成华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