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加 15 的发布堪称一次 “逆向操作”,放弃2K屏、剥离哈苏影像,起售价较前代一加 13 下调 500 元,彻底告别 “全能旗舰” 标签,转向 “游戏战士” 的细分定位。这场转型不仅是单一品牌的战略调整,更折射出当前手机市场对 “用户真实需求” 的回归。带着对行业趋势与品牌转型的疑问,我们与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展开了深度对话。
谈及此次配置调整引发的行业热议,李杰的表述直指行业普遍存在的 “参数过剩” 痛点。“这不是简单的减配,而是基于用户需求与行业技术现状的精准取舍。” 他透露,前代产品 2K 屏的用户开启率仅 20%,多数人日常使用仍停留在 1080P,更关键的是 “当前行业技术无法同时实现 2K 分辨率与 165Hz 高刷的兼顾”,而一加选择的 165Hz+1.5K 第三代东方屏,既通过 X3 发光材料缩小了与 2K 屏的细腻度差距,又将功耗降低 30%,“这才是用户能真实感知的体验优化”。影像系统的调整同样暗藏行业思考,放弃哈苏后接入的 OPPO LUMO 凝光系统,搭配 5000 万像素 IMX906 主摄,看似 “专业属性减弱”,实则贴合了目标群体的核心需求。“行业里不少品牌在影像功能上过度堆叠,但我们发现年轻用户更在意‘游戏间隙能否快速抓拍表情包’,而非专业修图,这种取舍让我们能将成本投入到 7300mAh 大电池、165Hz 高刷这些游戏党刚需配置上,这正是细分赛道的核心逻辑。”
发布会上,李杰详细拆解了产品的 “全链路游戏优化”,从散热到网络,再到操控,每一处细节都指向 “细分场景的极致体验”。“传统水桶机不会关注‘玩家握持时手指区域的温度’,但我们的冰河散热系统不仅能让芯片区域降温 18℃,还专门针对握持姿势设计了隔热方案,实现‘十指战区持久冰凉’;行业内多数手机聚焦常规网络优化,而我们自研电竞芯片 G2,把弱网延时降低 30%,哪怕在地下车库也能稳定开黑;PS5同款3200Hz 触控采样率搭配手柄级陀螺仪,更是解决了 FPS 玩家‘瞄准延迟’的痛点。” 这些配置看似 “小众”,实则击中了游戏手机赛道的核心,针对性的场景优化更能打动细分人群。
一加15发布之前,网络上就有很多关于“参数降级” 的质疑,李杰在采访时表示:“体验才是根本,不是参数越高越好。” 他以屏幕为例,“165Hz 高刷每秒比 120Hz 多输出 45 帧画面,玩家能更早发现敌人,这种体验提升是直观的,但 2K 屏与 1.5K 屏的差距,多数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根本感知不到。这才是符合用户需求的行业进步方向,而非陷入‘参数竞赛’的怪圈。”
从旗舰水桶到游戏战士,一加 15 的转型不仅是一次品牌战略的调整,更像是对手机行业细分赛道的一次 “探路”,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放弃 “面面俱到” 的执念,聚焦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以 “精准取舍” 实现 “体验升级”,或许正是更多品牌突破困境的方向。而一加此次的 “不一样”,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样本:在参数竞赛之外,手机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或许就藏在对 “用户真实需求” 的深度洞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