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苏洁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程序员这个群体也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受访者都认为在AI热潮下,程序员将呈现更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掌握AI工具应用、理解AI模型落地的程序员,因其能助力企业快速响应技术潮流而备受青睐;而仅能编写基础、重复性代码的程序员则面临更大压力,这类工作正逐步被AI技术替代。总体而言,受AI冲击,程序员这一职业的行业门槛在提高。
“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要想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包括基础的语言规则、各种工具的应用,以及各种数学模型、解决算法等,从而保持个人能力的迭代。”一位就职于某国有大行的程序员感慨道。
优秀的程序员是具备严密逻辑思维和强大抽象能力的工匠,他们不仅要精通技术细节,还要理解现实世界的业务需求,将无形的逻辑架构转化为有形的产品。随着AI快速发展,市场对能够驾驭AI工具进行高阶系统设计和解决复杂业务问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这使得拥有稀缺技能的程序员变得更加抢手。与之相对的,优秀的程序员门槛也越来越高。可以说,AI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接管了底层的编码操作,使得程序员的核心价值从“写程序”转向逻辑定义、架构设计与结果审查。也就是说,已经不能将程序员看作代码的编写者,而是成为具备AI思维、懂得如何与模型高效协作的高级人才。
目前,金融行业的程序员薪酬较为理想。原因在于,金融行业对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程序员直接服务于交易、风控和核心业务,他们的代码质量和系统性能可以直接转化为巨大的商业利润,因此薪酬回报较高。这也使得金融行业的程序员也有一定的门槛——优秀的程序员必须精通高并发的程序开发知识,能够处理毫秒级的交易响应和高并发要求,并且熟悉衍生品、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交易流程,能够将复杂的金融模型转化为高效的代码,并且持续进行功能迭代。在AI时代,程序员还要会用AI,以利用AI实现高效工作。
程序员的准入门槛已有所提高,初级岗位要求已从掌握编程语言扩展到理解机器学习基础。这种变革本质是技术范式的代际更替,程序员已经从“代码实现者”转型为“智能解决方案架构师”。这也对程序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程序员要保持领先状态,就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主动适应AI技术变革,积极掌握大模型等前沿工具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理解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深入调研一线业务诉求,始终秉持技术向善原则,确保技术应用既提升效率又保障安全,使金融服务更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