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出热带珊瑚岛植被优化策略
创始人
2025-10-30 23:00:33
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团队基于对我国热带珊瑚岛的植被长期观测样地进行研究,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在热带珊瑚岛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分工协作”的规律,即真菌“打头阵”,细菌“稳后方”,这对优化珊瑚岛上的植被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10月28日发表在学术期刊《土壤生态学快报》(Soil Ecology Letters)上。

研究人员表示,热带珊瑚岛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且封闭,生境条件严酷,常受高温、强光、高盐、季节性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加之生物种类较为单一,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人工植被构建往往难以持久维持,易发生退化,植被恢复与生态功能提升面临严峻挑战。

研究显示,尽管人工植被的构建显著改善了土壤环境与养分条件,但在恢复早期(即2年内),其土壤肥力、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仍明显落后于原生植被。

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在热带珊瑚岛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分工协作”。在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真菌作为“先锋部队”,凭借其耐旱、耐盐特性高效分解难降解有机质,为植物定植创造条件,并在稳定微生物网络结构中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恢复进程的推进,土壤细菌逐渐成为生物网络中的“模块枢纽”,通过促进碳、氮、磷等元素的快速循环,承担起维持生态系统长期功能与稳定性的“主力军”角色。

此外,研究还发现,无论是人工植被还是原生植被,土壤微生物均受到碳、磷养分的协同限制,表明热带珊瑚岛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是制约微生物活性及生态恢复效率的关键瓶颈。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团队提出植被构建的针对性优化策略,并建议未来开展更长周期的监测,评估不同恢复模式的可持续性,不断完善热带珊瑚岛生态恢复技术体系,为海岛生态安全及全球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记者马晓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未... 当谷歌量子 AI 实验室将 72 量子比特处理器与 Transformer 模型成功耦合,在材料模拟...
“超级月亮”、狮子座流星雨极大... 本文转自【新华社】; 年度最大满月、月掩昴星团、狮子座流星雨极大、天王星冲日、土星环再度“消失”……...
原创 刚... 最近有很多国产旗舰发布和开售,根据RD观测分享的数据,亓纪整理了5个系列机型的首日销量情况,方便大家...
太仓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积极... 近年来 太仓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智能化应用落地,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
研究提出热带珊瑚岛植被优化策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团队基于对我国热带珊瑚岛的植被长期观测样地进行研究,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在...
南京—镇江低空新航线试飞成功 10月29日上午 一架红色空客AS350B3“小松鼠”直升机 从镇江西津渡起飞 大约40分钟后稳稳降...
有人说它能做“具身智能时代的苹...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量子位) 量产交付,首发20分钟内,首批全款订单全部售罄! 拿下这个战绩的是...
问天实验舱此前规划的空间碎片防... 在10月30日举行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介绍,神舟...
视频丨神舟二十一号发射窗口的气...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明天23时44分发射。作为关系到火箭发射的重要因素之一,气象条件备受关注。那么,...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实现“人造太... 10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戎利建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