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芯片这事儿,这些年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美国那边卡脖子卡得紧,尤其是光刻机。荷兰的ASML公司,受美国影响,从2020年起就不卖极紫外光刻机给咱们了,这玩意儿是做5纳米以下芯片的关键家伙事儿。
结果呢,我国高端芯片制造就卡在那儿了,生产不了最顶尖的那些。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又搞了个“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分两批公布,1月13日和15日,专门针对高性能图形处理器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进一步堵住中国进口先进AI算力芯片的路子。3月,美国又加码,限制中国共产党获取高性能计算和量子技术的能力,还瞄准高超音速武器项目。10月,美国国会报告直说当前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效力有限,意思是他们觉得还不够狠,得继续收紧。
特朗普上台后,一方面批准英伟达H20和超微MI308两款GPU对华出口,但整体政策还是并行收紧和放松,实体清单不断扩充。亚马逊和微软还支持立法,进一步限英伟达芯片出口,得优先满足美国需求。看起来,美国是铁了心不让咱们在芯片上追上来,生怕影响他们的军事和科技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光刻机重要是重要,但我国在其他领域也没闲着,锂电池、航天、数字人民币和大飞机这些地方,突破一个接一个,比光刻机影响还大。这些年,美国想通过芯片限制拖慢咱们发展速度,但这些领域咱们自力更生,硬是趟出一条路来。拿锂电池说起,这东西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全球都离不开。
咱们起步晚点,但这些年企业使劲儿钻研,磷酸铁锂技术、三元锂啥的,都搞得有模有样。2015年宁德时代成立后,快速上位,2020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一出,提高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2022年,盐湖提锂工艺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用起来,提取效率提了30%,成本降20%。原材料供应链也整得稳稳的,包括锂矿开发
结果呢,2025年1到8月,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里,我国占了62%,405.7吉瓦时,美国才13%,81.4吉瓦时,德国4%。全年预计产量826吉瓦时,全球份额超60%。前十企业中,中国占六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加起来就占全球装车量半壁江山。出口也猛,2025上半年全球市场份额破68%。储能电芯市场,前十全是咱们企业。
看来,这领域咱们不光自给自足,还垄断了全球供应链,其他国家想造新能源产品,得从咱们这儿进口电池。质量也上去了,电池循环寿命能到2000次以上,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成本更低。
再看航天,这块儿发展快得像坐火箭。2003年第一次载人飞行,奠定基础。2016年天宫二号上天,练对接。2020年天问一号去火星,2021年祝融号着陆。2022年空间站核心舱组装好,开始运营。2023年发射超60次,卫星总数破500。2024年在轨卫星1094颗,占全球9.4%。2025年上半年,发射35次,全成功,商业航天14次。
全年预计100次左右。到11月,神舟二十一号发射,完成2025年载人任务收官,这是空间站应用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总工程第37次发射。卫星数量也猛增,上半年入轨152颗,总在轨超800颗,世界第二。全球活跃卫星超1.2万颗,咱们占比大。低轨星座建设加速,千帆计划第一阶段2025年底完成648颗卫星组网,8月长征八号甲从海南发射10组卫星,在轨已54颗。GW星座计划2035年全发射。北斗系统全球覆盖95%。
这些卫星支持5G和6G通信,发射次数创纪录,2025年5月长征六号甲太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商业航天也热,谷神星一号5月19日黄海发射。政策松绑,全球商业发射2024年158次,航天器占86%。天问二号2025年小行星采样返回,月球火星低轨探索加快。看来,航天不光是国家实力象征,还直接拉动通信和遥感应用。
数字人民币这事儿,更接地气,直接跟钱打交道。2014年就开始研究,2019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2020年在深圳苏州四地试点,零售支付测试。2021年扩展北京上海,场景超800万,个人钱包2.61亿。2022年冬奥大规模用,离线支付上线。2023年覆盖17省26地区,交易笔数10亿。2024年跨境支付功能出,与香港金管局合作。
运营中心北京落地,国际中心上海。2025年9月末,累计交易33.2亿笔,金额14.2万亿元,个人钱包2.25亿。河北商户286.7万,个人钱包2515.9万,对公114.8万。深圳开立钱包增超800万,流通金额增长近七成。钱包集成SIM卡硬件,提高安全。2025年6月22日,跨境支付通上线,内地香港快速支付互联,支持双边人民币或本币结算。央行优化管理体系,更多商业银行成运营机构。用户调查显示,提升央行货币控制力占比41.48%。生态体系完善,产业链图谱清晰,市场规模持续增。交易总笔数超360亿,活跃用户3.5亿。注册用户约7.2亿。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货币桥业务累计49.62亿。杭州银行落地多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看来,这不光方便国内支付,还推人民币国际化,绕开美元主导的SWIFT系统。
大飞机C919,更是打破垄断的典型。2008年立项,2015年首架下线。2017年首飞,验证气动和控制。2020年密集试飞,超5000小时。2021年东航首单5架。2022年9月合格证。2023年5月交付首架,28日商业首航上海到北京。2024年交付10架,航线覆盖京沪。2025年交付26架,开通30余条航线。订单超1500架,包括国航100架,每架1.08亿美元。11月迪拜航展中东首秀,南航C919 164座三舱布局,“国风清雅”内饰。
C909公务机同台,舱内空间大。C919载客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复合材料省油15%。C929航程12000公里,280座,研制推进。5月美国暂停发动机出口许可,影响产能,但推进自主部件替换。商业运营两年多,完成超多航班。迪拜航展5天,“未来已来”主题,C919成瞩目展品,向政要秀“中国制造”机腹涂装。空客波音发声,承认竞争加剧。
这些突破,对老美影响不小。先说锂电池,美国份额才13%,本土企业如通用汽车,得靠中国供应,供应链风险大。出口管制下,咱们还能领跑,宁德时代比亚迪占大头,美国电池厂依赖进口材料,成本高,新能源转型慢。航天上,卫星数量逼近美国,千帆星座挑战星链,6G研发投入大,美国扩展星链但成本压力增。发射次数咱们上半年35次全成,美国有失利。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交易14.2万亿,绕美元结算,美国金融机构担心SWIFT地位,美联储加速CBDC研究,但起步晚。大飞机C919订单超1000架,波音市场下滑5%,空客也感压力。路透社说C919亮相迪拜,凸显中国航空制造业焦点。
整体看,这些领域增强咱们竞争力,美国技术主导权受压,推动本土投资,但短期难追平。芯片限制刺痛咱们,但刺激自主创新。全球供应链分裂,美国企业分歧大,高层辩论继续限还是放。看来,科技战长远,美国得面对中国制造高端化挑战。《中国制造2025》十年,美国报告说已认识到威胁,加大竞争。能源绿色化、自主化成主线,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担忧,但补贴指责是噪音。
总之,这些突破让咱们在全球更有话语权,老美得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