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圳一举一动都自带流量、备受关注。
23日上午,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以详实的数据案例、扎实的政策举措,全面系统介绍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相关情况。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在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刚刚结束之际,大家很关注也很期待:深圳这座一向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被誉为“民营经济第一城”“科技第一城”的国际化大都市,科创硬实力何以“炼”就?特别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之问,怎样奋楫搏浪?
这场发布会有答案。
看家底,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在大火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深圳则有“两个一”:有一支专业的产业队伍,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有一批优质的企业,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看主体,深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都出自企业。
看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3.3%。并将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
看引才,建立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无忧安居体系,实施“深梦扬帆”“深梦启航”计划,已实施了12年为来深求职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政策,这个天数还将延长到15天……
发布会结束后,引发刷屏的数据还有很多,比如将为初创企业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资助等。各项“硬核”数据是深圳优质营商环境和高效企业服务水平的证明,实打实展现出深圳科创硬实力,也折射着深圳坚定向新而行、再攀新高的决心。
长期主义是深圳创新的战略定力。以足够的耐心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做好服务,就是支持企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跑好自己的赛道,让深圳企业有底气有动力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
(温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