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以包括DeepSeek在内的人工智能科技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千行百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谈及高校科研教育与AI技术时,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认为,AI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比如可以提供海量信息、解决了知识获得局限性的问题,又比如可以很好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目标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
在梅兵看来,无论是从外部环境形成的压力看,还是从内生发展的动力看,高校积极拥抱AI科技,并以此推动学校更好发展是应有之举。“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华东师大提出了AI for EDU的综合改革目标,这几年广泛开设AI相关课程,以AI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加强AI基础学科、核心学科与场景运用学科的建设等等,都是综合改革的内容。在社会上,有一个昵称叫做‘爱在华师大’,我们现在把它扩展成‘AI在华师大’,我们的教育中要有爱,也要有AI这样的先进科技的能量。”
“当然,AI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无论是AI科技本身,还是AI应用过程中,都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风险。”梅兵表示,“在积极拥抱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审慎批判的态度,发现问题、警惕风险。”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智能教育研究院,集聚人工智能、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等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研究AI应用于教育中的问题风险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学校在倡导师生使用AI科技的同时,也在探索使用规范和规避风险问题。一年前,学校就制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使用指南》,并在部分院系试点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积极拥抱、谨慎探索,用其长、补其短、避其险,让AI真正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梅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