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机器人替我跑马拉松
创始人
2025-04-20 21:00:22
0

今天早上小编一打开社交软件,跳出来个这个页面——

好家伙,机器人马拉松?还是央视参与主办的?那必须得去看看咋回事~

一打开央视直播页面,包括天工Ultra、宇树G1、小巨人等20个机器人“跑者”已经就位,不仅穿上了各自战队的队服,有的还在头部戴上“必胜”发带,甚至穿上了鞋子。

而领跑员们穿着统一的绿色马甲为机器人“队友”进行赛前“热身”。

据了解,这次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于今日7点半开跑,全程21.0975公里,采取机器人和运动员“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的原则,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保障人机安全。

与人类马拉松有补给站类似,机器人半马也有多个补给站。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可以为机器人更换电池,也可以直接更换机器人以接力形式参加全程比赛。

比赛过程可谓是精彩极了。

有被领跑员“牵着”跑的:

有被领跑员前后夹击“扶着”跑的:

还有跑着跑着“头”掉了,捡起来继续跑的...

赛道周围有不少民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并为机器人们大喊“加油”。

上午10时11分,“天工”机器人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全程用时约 2 小时 40 分。

据了解,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最高配速12km/h,平均配速10km/h。

“天工Ultra”搭载的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配备了控制全身动作体态的“具身小脑”,可以实时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从而通过调整步态来保证机器人的平衡。

同时,“天工Ultra”具备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再加上轻量化设计和关节导热技术以及风冷散热技术,机器人就可以进行长时间持续奔跑。

除了“天工Ultra”,比赛现场还有几款机器人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一个是代表钢宝队参赛的“幻幻”,作为唯一参赛的女机器人选手,“她”身高170cm,体重55kg,搭载的仿生运动系统支持1m/s行走速度,石墨烯双通道散热设计能够保障4.5小时持久续航。

还有一个就是小巨人队的参赛机器人,虽然名为“小巨人”,但是身高只有75cm,体重仅有10kg,整体造型显得“萌萌哒”。

虽然个子小,但表现可一点都不差,最高配速达到了0.7m/s。

“0306”小巨人的技术特点是采用刚柔耦合关节技术,实现拟人化180°大角度运动范围。同时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环境建模技术,创新应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抗干扰技术,即使遭受外部干扰或冲击,仍能稳定行走。

热闹也看完了,那么这场“人机”赛跑意义是什么呢?

对此,@新京报 发文表示,“此次马拉松为各个团队提供了一个真实世界的测试场景,帮助科研人员获取更多在长距离移动中的反馈数据,以便后面更有针对性的去开发。”

其实,这并不是机器人第一次进入到公众视野。

早有蛇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堆人形机器人穿着花坎肩,拿着手绢扭秧歌。

后有浙江婺剧团在演出时,演员扮演的“二郎神”身边出现了穿着戏服的机器狗,还在现场表演起了倒立。

旁边的演员感觉已经快绷不住了...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从实验室走向城市,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电子设备,而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角色背景,未来也会更贴近人类生活。

“赛博时代”或许并不遥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G-A规模商用有序推进 覆盖...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度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总结...
南宁供电局:以数智服务指挥“新... 走进南宁供电局数智服务指挥中心,服务调控、业务运营、市场交易等业务团队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各业务条线,...
手机圈一直流行晚买享折扣:今年... 快科技11月26日消息,微博话题“25年是买手机最好的节点吗”引发热议。伴随着内存、存储芯片的上涨,...
原创 全... 最近通信圈藏不住事儿了,中国电信把量子通信里的一个关键关卡给啃下来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升级,是全...
原创 华... 就在今天,华为2025年度旗舰Mate80系列也是正式发布了。虽然在发布之前官方就已经将外观和大部分...
原创 i... 苹果公司已开始调整其iPhone发布时间表,将部分机型的发布时间从秋季推迟至次年春季。其中,iPho...
美航天局和波音就削减飞行任务达...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洛杉矶11月24日电 美国航天局24日发布公报说,该机构与美国波音公司已...
自然资源部发布376项矿产先进... 记者11月25日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载货成功对接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我国于11月25日12时11分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中国载人航...
南宁多措并举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创... 记者昨日从南宁市科技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抓攻关、建平台、育人才、优生态”为抓手,加速构建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