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存储,从“雕版印刷”走向“活字印刷”(唠“科”)
创始人
2025-06-07 20:40:18
0

陈 非

海量数据是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目前全球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硬盘、磁带、U盘等硅基存储介质,存在寿命短、能耗高、占用空间大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怎么办?这就要发展新型数据存储技术。

DNA是天然的数据信息编码存储材料。它的密度高,是现有存储介质的107倍;寿命长,低温下可稳定保存数千万年;能耗低,是解决大数据存储困境的“优解”。

目前,绝大多数DNA存储技术采用类似“雕版印刷”的设计策略,主要思路是“读”(直接测序)和“写”(依序合成)。具体而言,是根据一定的编码映射原则,将0—1二进制计算机数据文件编码转换为A—T—C—G四进制DNA编码,并进一步合成写入DNA,进行存储;当需要时,这些存储数据的DNA“文件夹”可以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解码。不过,如同“雕版印刷”的使用,这种DNA存储是一次性的,使用一次、合成一次,成本高、时间长。

受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启发,科研人员提出“DNA活字存储”设计思路。“DNA活字”由预制的DNA片段构成,可编码1字节的信息。根据需要打印的文件内容,我们可以自由调用“DNA活字”,按需组合,再通过一步多级连接形成“DNA活字块”,最终构成完整的DNA存储文件。

打印过程如何实现呢?科研人员开发了“DNA活字”喷墨打印及印刷一体机“毕昇一号”,实现“DNA活字”存储流程的自动化。“毕昇一号”装配了数百个预制的“DNA活字”溶液,可根据排版打印的文件需求,按照电脑程序指令自动选择所需的“活字”,并全自动组装连接成“DNA活字块”。

“DNA活字存储”拥有类似于活字印刷的复用性和灵活性,展现出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科研人员测算,“毕昇一号”装配的一个“DNA活字”可打印1万次,存储成本大幅降低。借助古人的智慧和现代科研人员的努力,“DNA活字存储”也将为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存储需求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2025年06月07日 06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需抽血或标记!我国科学家使无... 快科技7月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无创诊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
伯曼机械取得移动分流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谷歌AI制药或迎来里程碑 即将... 《科创板日报》7月7日讯 Isomorphic Labs总裁兼谷歌DeepMind首席商务官Coli...
十步构建智能应用:RAG从原型... 引言 当今,大多数的公司主要依靠文档开发运营工作。这或许是近年来检索增强生成系统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
兆威机电发布全新一代灵巧手 持...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日前,兆威机电在深圳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新一代仿人灵巧手产品——DM17和...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亮点:...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心言集团凭借其创新成果——...
ABB机器人 :用AI解决“痛... 创新应该来自问题的发现者,并且要尽量走近客户、走近真正的问题源头。 文|钱丽娜 ID | BMR20...
活力中国调研行|“剧透”未来!... 在合肥骆岗公园这个由老机场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中,一场与众不同的“无人机”飞行秀正在上演。 半径不超过...
2025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难题... 本报北京7月6日电 (记者喻思南)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衰老状...
7月7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中国... 7月7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