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鸟类酸味感知演化奥秘
创始人
2025-06-23 22:20:29
0

本报记者 徐鑫雨

酸味通常被哺乳动物视为警示信号,但许多鸟类却能频繁取食富含高浓度有机酸的酸性水果。鸟类吃酸的耐受机制是什么?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课题组取得研究进展,揭示鸟类酸味感知演化奥秘,破解其味觉适应关键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该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生物生存策略及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近年来在生物环境感知和响应机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近期多项研究证明OTOP1是哺乳动物酸味觉受体,课题组前期工作识别了一系列生物毒素分子可作为OTOP1的抑制剂或激动剂,为深入研究OTOP1功能机制打下了重要基础。

此次研究发现OTOP1是鸟类感知酸味的受体。鸟类酸味受体OTOP1在低pH环境下会被酸抑制,减少酸味信号的传递,从而降低酸味带来的不适感。将鸣禽(金丝雀)的OTOP1基因敲入小鼠体内显著降低了小鼠对酸味的神经信号,通过药理学干预酸味受体OTOP1,显著削弱了鸟类(鸽和金丝雀)对酸的耐受能力,证实了该受体在鸟类酸味感知及酸耐受中的核心作用。

进一步分析表明,OTOP1的酸抑制特性与四个关键氨基酸位点(H239、L306、H314、G378)密切相关。而鸣禽(如金丝雀)因携带额外的G378突变,酸耐受能力甚至高于其他鸟类。通过对鸟类祖先受体重建,研究还发现鸣禽的酸耐受进化与甜味感知能力的获得几乎同步发生,这可能推动其食性多样化——既能摄取高酸水果,又能利用糖分资源,从而在进化中占据优势。

该研究表明鸟类酸味受体的功能演化在鸟类以及鸣禽这两个多样性群体的辐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出了鸣禽酸味耐受与甜味感知协同演化假说,深化了对鸟类辐射演化的理解,为感觉受体的功能演化以适应鸟类生存提供新的见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九识智能——让最后一公里铺... 海拔 4500 米的 “世界屋脊”,薄雾还未散尽。一台时速40公里带着“Z”字标识的无人车正在弯道上...
扎克伯格:没有AI眼镜,未来你... 据外媒,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眼镜将成为人类与AI交互的核...
杏花岭这个社区,就业帮扶值得推... 7月25日,山西省就业服务局召开全省就业服务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专门前往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富力华庭...
海目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目星(68855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广州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广州港(60122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高温天气 飞机刹车组降温也有了... 飞机在着陆过程中,轮胎与刹车组件会迅速升温至300-400摄氏度,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飞机在离港时刹车失...
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扩散语... 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字节跳动 Seed 团队今天宣布推出实验性扩散语言模型 Seed D...
果洛消防组织开展前突应急通信装... 针对近期全省普降大雨实际,为全力做好强降雨救援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快速响应和应急...
商汤医疗合作案例入选“上海市卫...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智领医界·AI创未来医疗人工智能论坛上发布,商汤医疗合作案例新华...
奇鋐科技取得水冷装置连接结构专... 金融界2025年7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水冷装置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