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缆芯穿行更“丝滑”(工匠绝活)
创始人
2025-06-25 09:00:49
0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深耕光纤光缆领域20多年,严惠良积极开展设备改造、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研发缆芯蛛网排线系统,使护套工序中的缆芯穿行速度从每分钟80米提升至每分钟120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通”)智能化集控中心内,制造部车间主任严惠良(见图,受访者供图)神情专注,在测试用于光缆生产最后一道工序的护套一体免调新模具……

“老模具就好比拼装积木,安装后还要调整偏心,至少得用30分钟。”严惠良说,“新模具则是一个整体,避免了人工安装造成的误差。”这一技术革新,让光缆成品截面的偏心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在业内也属少见。

创新的背后,是严惠良翻阅上百篇论文、研究十几本操作说明书、写了四大本笔记,一点点“抠出来”的。“从构想到成型,每个细节都要费功夫。”他说。

东通是一家生产各类通信光缆产品的企业,作为车间主任和高级技师,深耕光纤光缆领域20多年的严惠良承担着推动设备改造、技术创新的重任。“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我白天处理工作,晚上就直接睡在办公室,一个月瘦了16斤。”

严惠良所说的“那段时间”,指的是团队自主研发成缆护套一体机的过程。一体机能够将光缆生产过程中的成缆、护套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实现集成生产,可使产线减少15人,腾出50%的车间占地。而为了研发这套设备,严惠良团队耗时16个月,投入近100万元,其中应用的缆芯蛛网排线系统,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内更是首创。

一直以来,缆芯缠绕都是光缆生产中的挑战。生产过程中,缆芯在下线环节容易被卡住,或因牵引轮速度掌控不好而导致打结、缠绕。面对成缆护套一体机24根钢管交织的复杂情况,任何细微的“卡壳”都有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夜里做梦都在想办法。”严惠良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笨办法”:他带着几名技术骨干,吃住在厂区,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最佳配置,成功研发缆芯蛛网排线系统,使护套工序中的缆芯得以顺畅无阻地高速穿行,速度从每分钟80米提升至每分钟120米。

“生产过程中的痛点,就是技术团队要解决的重点。”严惠良至今保持着刚入行时的习惯:每天提前到岗,提着工具箱巡检车间生产线,与大家交流日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短短几年,他主导完成了近50项技术型成本改善项目。

近年来,为了推动传帮带,严惠良成立劳模工作室,聘请一线技工担任导师,制作课件、分享经验、开展指导,让更多人掌握先进加工技术。目前,已累计培育技能人才90余名。

何为工匠精神?严惠良思考片刻,说:“工匠要靠技术说话!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更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5日 06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普锐斯取得结构加强滑座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普锐斯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山东东特电力取得环境监测用新型... 金融界2025年7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东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环...
AI时代 给学生一堂关于“不完...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陈丹 人工智能时代,任何类型的文本都可以用AI生成,学习写作文还有用吗?...
杭州拱墅区AI沙龙:揭秘AIG...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叶芷亦 近日,在拱墅区运河青创学院“智绘AI·创享未来”人工智能专题沙龙活动上...
未来一个月,可在北京街头偶遇机...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
一加Ace 6系列曝光:骁龙8... 【CNMO科技消息】今年第二季度,一加先后发布了一加13T、一加Ace 5至尊版、一加Ace 5竞速...
合作“朋友圈”+1!北邮未来通... 来源:锦观新闻 7月1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举行。活...
和而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和而泰(00240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壳...
聚焦集成电路等领域,两部门联合...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
瑞利杰取得带有翻转结构组装线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瑞利杰金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