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缆芯穿行更“丝滑”(工匠绝活)
创始人
2025-06-25 09:00:49
0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深耕光纤光缆领域20多年,严惠良积极开展设备改造、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研发缆芯蛛网排线系统,使护套工序中的缆芯穿行速度从每分钟80米提升至每分钟120米。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通”)智能化集控中心内,制造部车间主任严惠良(见图,受访者供图)神情专注,在测试用于光缆生产最后一道工序的护套一体免调新模具……

“老模具就好比拼装积木,安装后还要调整偏心,至少得用30分钟。”严惠良说,“新模具则是一个整体,避免了人工安装造成的误差。”这一技术革新,让光缆成品截面的偏心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在业内也属少见。

创新的背后,是严惠良翻阅上百篇论文、研究十几本操作说明书、写了四大本笔记,一点点“抠出来”的。“从构想到成型,每个细节都要费功夫。”他说。

东通是一家生产各类通信光缆产品的企业,作为车间主任和高级技师,深耕光纤光缆领域20多年的严惠良承担着推动设备改造、技术创新的重任。“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我白天处理工作,晚上就直接睡在办公室,一个月瘦了16斤。”

严惠良所说的“那段时间”,指的是团队自主研发成缆护套一体机的过程。一体机能够将光缆生产过程中的成缆、护套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实现集成生产,可使产线减少15人,腾出50%的车间占地。而为了研发这套设备,严惠良团队耗时16个月,投入近100万元,其中应用的缆芯蛛网排线系统,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内更是首创。

一直以来,缆芯缠绕都是光缆生产中的挑战。生产过程中,缆芯在下线环节容易被卡住,或因牵引轮速度掌控不好而导致打结、缠绕。面对成缆护套一体机24根钢管交织的复杂情况,任何细微的“卡壳”都有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一遍遍尝试,一遍遍失败,夜里做梦都在想办法。”严惠良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笨办法”:他带着几名技术骨干,吃住在厂区,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最佳配置,成功研发缆芯蛛网排线系统,使护套工序中的缆芯得以顺畅无阻地高速穿行,速度从每分钟80米提升至每分钟120米。

“生产过程中的痛点,就是技术团队要解决的重点。”严惠良至今保持着刚入行时的习惯:每天提前到岗,提着工具箱巡检车间生产线,与大家交流日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短短几年,他主导完成了近50项技术型成本改善项目。

近年来,为了推动传帮带,严惠良成立劳模工作室,聘请一线技工担任导师,制作课件、分享经验、开展指导,让更多人掌握先进加工技术。目前,已累计培育技能人才90余名。

何为工匠精神?严惠良思考片刻,说:“工匠要靠技术说话!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更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5日 06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00%国产化!我国首套,研发...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消息,近日,中国石油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正式...
金霸科技取得一种内撑夹具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金霸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内撑...
原创 国... 国产深水机械手完成首次应用、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的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国产大型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
告别“物流上山难”!河南首条无... 近日,河南省首条无人机邮路在安阳市太行山区正式实现常态化运营,为山区居民带来极大便利,也为解决偏远地...
如何看待“人文学科渐渐式微”?...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7月13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诺贝...
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 7月12日,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赛全国决赛颁奖仪式在浙江杭州举办,共有全国96所院...
原创 目... 文/智超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上演的是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两强相遇勇者胜,没有退路,那就迎上...
全国首家!兰州机场全面启用→ 记者7月12日从中集集团获悉,全球首批智能无人靠机系统在兰州机场全面启用,兰州机场成为全国首家全面应...
记者带你看看这些“全球首款”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实习生 黄嘉荣 全球首款机器人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全球首款智能全向抗流水...
库克将被苹果董事会解雇?外媒:...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尽管存在一系列与 Apple Intelli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