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成为顶流,艺术家在干嘛?
创始人
2025-06-28 17:20:21
0

当下AI影视剧风潮席卷国内外,各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AI时代的影视艺术正步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期。6月26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39期:AI影视创作新趋势”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就AI对传统影视创作的影响等话题展开对谈。

AI创作正无限接近传统影视创作主体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承健认为,传统影视表达真实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再现、创造虚拟现实,倒逼影视形态、产业结构、创作流程随之改变。数字智能技术推动影视产业从集中式制片转向分布式智能创作,逐渐打破各环节技术壁垒,但AI创作的边界在于其不具备人类复杂的情感逻辑,未来发展趋势是人机融合而非取而代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教授周雯认为,AI始终无法撼动编剧、导演等核心创作主体地位,影视创作仍需讲故事的能力和现场判断力。《流浪地球3》在制作过程中,应用AI快速整理剧本、生成场景、激发创作,生产力大幅提升后预计减员2/3。AI有利于行业降本增效,释放想象力,助推影视产业从大团队协作转向小规模高效创作模式。

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提出,人工智能大大节省了影视生产周期和人力资源,其创作水准正快速逼近人类的创意能力和表演状态,AI影视创作虽尚未完全替代人类,但正无限接近传统影视创作的主体状态。人类作为独立的生命主体拥有独特的生命感受,这是永远不会被机器替代的。

人人可能成为艺术家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吕欣认为,AI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不太现实,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AI能够辅助创作剧本、数字人技术逼近真人演员效果、流程高度智能化,实现了技术平权,削平了技术门槛,为怀揣艺术理想、拥有足够文化积累、艺术素养和兴趣积淀的人们带来巨大可能性。

孙承健提出,人机协同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人类的创意转化为视觉表达,实现了局部突破,但形成全面生产力仍有待时日。人类的创意思维和艺术想象是电影创作的根本,电影作为百年叙事模式延续至今,根源在于其承载了人类对所处社会与世界的观察、对未来生活的遐想。

周雯表示,AI降低了技术门槛,但也提高了创作的天花板,技术的难度降低时,艺术的高度反而提升了。AI擅长呈现不出错的、此前存在过的内容,但艺术的核心是独特的表达、是打动人心的呈现。人人可借助AI创作,但从艺术的高度来审视,人人都是艺术家仍是愿景。

未来人类注定与AI共生

胡智锋提出,AI技术为人们带来全新体验,是颠覆性的景观和革命性的变革,应积极拥抱、使用、学习AI。人工智能“人”在先,以人类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和实现作为终极目标,用人的智慧、伦理和对真善美无止境的追求进一步要求、约束AI。

吕欣表示,AI推动媒介进入在场时代,媒介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改变传统影视需求结构,未来学习、娱乐、购物等场景将发生新跃迁。当虚拟和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我们正进入诗意的栖居的时代,希望这是向善的、充满着人性光辉的,而非深度造伪、虚假满地的景观世界。

孙承健认为,人机智能融合的混合智能社会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应同电影产业形成共生协作关系。当下是算法重新定义视觉的时代,AI技术可轻松实现视频模拟、形象搬移和声音营造,对影视产业跨文化传播助力巨大,但需警惕法律、版权、伦理及技术接口问题。

周雯表示,人类注定与AI共生。此前影视是在讲述故事,未来借助AI技术,我们将生活在故事里。AI赋能内容创作、硬件技术进步会带来更沉浸的体验,但与此同时,AI创作需注意创作版权界定等问题,人类需慢慢应对和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刘忠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星图测控丨总裁牛威:商业航天太... 来源:中科星图 近日,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召开。本次大会以“空天一体 星...
天津自主研发!亚洲首个四价流脑...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本市国产创新疫苗领域龙头企业康希诺生物自...
泰格医药:积极布局医疗AI,推... 来源:问董秘 投资者提问: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在医疗Ai方面有哪些积极的投入布局? 董秘回...
厦门开展“人工智能+”专项培训... 厦门“人工智能+”专项培训期间,举办了多场现场教学活动。图为“人工智能+两用技术科技成果展”上,学员...
可为创想申请手机功耗优化相关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可为创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手...
我国首款自主架构6nm GPU... 快科技7月19日消息,国产自研的6nm GPU终于要来了,砺算科技现在正式官宣,会在7月26日发布。...
“墨子”又有新突破!实现对银河...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于近期实现了对银河系的分钟级高频监测...
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发现纪录刷新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昨天,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我国团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发现全球...
17年,高端换流变技术从“仰望... 来源:特变电工官微 近日,“宁电入湘”±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衡阳站项目现场传来喜讯,由特变电工电...
蜂巢能源取得用于电池的盖板组件... 金融界2025年7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盖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