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视点:沉迷手机会“脑腐”是有力警示
创始人
2025-07-09 16:40:53
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核心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严重情绪化反应、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提示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就是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面对智能手机已深度嵌入人类生活的现实社会,“脑腐”一词横空出世敲响了数字时代的警钟。医学专家们揭示的青少年脑部结构改变、认知功能衰退等研究成果,不再是遥远的实验室数据,而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现实危机。这场由指尖滑动引发的脑部革命,正在改写人类认知进化的基本规律。规避由手机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脑腐”现象,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自觉。

“脑腐”并非是指大脑真的发生病变,而是对由信息“超载”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一种感觉描述。用专家的话说,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严重情绪化反应、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提示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

“脑腐”的生理性损害表现在多个层面,比如,由手机成瘾导致多巴胺过度刺激,让前额叶皮层(负责决策与自控的核心区域)由厚变薄,从而引发注意力分散;夜间刷手机造成蓝光暴露,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干扰睡眠节律,这不利于脑细胞修复与记忆巩固;久坐刷手机,会减少身体活动,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除了认知层面的改变外,“脑腐”还会对人的躯体和情绪造成不良影响。过度沉溺网络,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由于缺少现实社交,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甚至发展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脑腐”症状并非不可逆,通过重建健康习惯的人为干预,大脑是可以恢复弹性的。面对这一现象,简单的技术戒断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体系,在这之中,尤其要针对自控能力较差、受影响较深的青少年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智能手机,重建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首先,科学设定“数字行为”边界。为防止孩子对手机的过度沉迷,家庭与学校可协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比如规定每天娱乐性上网的时间,限制单次使用时长、划定“无屏幕时段”,逐步恢复深度阅读和面对面社交的习惯等。

其次,加强替代性认知训练。重拾纸质阅读的沉浸式体验,重构家庭对话的情感联结,复兴手写笔记的思维留痕,多做逻辑思维游戏和体育运动等。这些看似传统的认知训练,恰恰是对抗数字异化的良方,有助重建青少年大脑的持续思考能力。

最后,实施睡眠保护计划。睡眠是人体恢复和重建能量的重要过程,睡眠时可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既对大脑健康有益,还有助身高增长和骨骼闭合。为此,要严格规定睡前一小时禁用电子设备,通过调整光照环境,促进褪黑激素分泌,保障8小时高质量睡眠。

在这场人机文明博弈中,真正的敌人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人们对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脑腐”的警示不是要重返蒙昧,而是要在数字浪潮中守护住人性本质,即持续追问的能力与超越自我的勇气。

张玉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书架”到“货架” 陕西光子... 光子集成、飞秒激光精密智造、红外血管成像……7月7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
稚晖君带领智元机器人“闯入”科...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两年多前由“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办的智元机器人,无疑是这波人形机...
小心!你使用的这些设备可能正在... 万物互联时代,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使沟通协作高效流畅、信息传递瞬息千里。然而,它...
萌娃巧手“画”眼镜,在社区感受... 暑假里,“家门口”的亲子活动多姿多彩。近日,长海路街道市光睦邻中心开展“萌宝读书+”活动,将科技新风...
美团继续向具身智能“撒钱”,领... 具身智能赛道的大额融资仍在“接力”披露。7月9日,具身智能初创公司星海图披露完成A4轮、A5轮融资,...
美的取得取暖设备专利,提升取暖... 金融界 2025 年 7 月 9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周信息安全... -文档分发- 隐患分析 工作中,各类文档都有授权扩散范围,应该严格按照授权范围进行文档的分发,更应...
如果电脑如何实现上网行为管理?... 无论是企业办公还是家庭使用,对电脑上网行为的管理和监控都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企业环境中,员工上网...
供需对接⑨丨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 3月21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公安局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举办机器人警务场景应用...
汝城:抢在“丹娜丝”前“开方”... 今年第9号台风“丹娜丝”已在浙江省登陆,但其外围云系逼近湘粤赣边界的趋势已在气象雷达上清晰显现。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