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问世
创始人
2025-07-18 15:20:37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系统解析了水稻不同细胞类型的功能及其对复杂性状的调控作用,有力助力水稻设计育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单细胞组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对揭示细胞间的不同之处,从更精细水平研究细胞功能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介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根、茎、叶、种子等器官由多种功能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类型对水稻发育、产量与抗性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其系统鉴定及功能解析的进展仍然有限。因此,利用单细胞等新兴技术,从细胞层面系统刻画水稻不同器官的细胞类型与状态,解析其分子调控机制,可以为解析水稻发育和重要农艺性状的形成提供新路径。

  本次研究针对水稻8个器官中超过11万个细胞开展研究,对其中的基因进行同步测序和深度分析,最终,通过原位杂交实验验证了54种细胞类型,并构建了细胞类型特异的基因调控网络。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水稻的花序分生组织中存在“过渡态”细胞,并揭示了其在细胞命运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团队还识别并验证了多个关键调控基因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功能,如RSR1基因能够调控根皮层细胞发育,F3H基因能够协调碳氮代谢等。研究还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发现水稻株高、粒型、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与特定细胞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揭示细胞功能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与多样性。

  本次研究还正式发布水稻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库Rice-SCMR,为功能基因挖掘与智能育种提供了基础平台。这些研究成果为水稻单细胞水平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数据、基因和技术基础,为作物改良开辟了新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航空电动化风起,正力新能抢做“...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高飞昌 8月18日,在江苏常熟正力新能(全称: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
智元合伙人姚卯青:2年内有望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机器人无疑是当前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不过也有乱花迷眼的一面。...
中方与ITER组织成功签署重大...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人民财讯8月22日电,记者获悉,2025年8月19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
vivo Vision探享会—... 前言—— 2025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深入发展周期。当用户对“虚实融合”的期待日益迫切,...
亿顺星取得智能手表用保护装置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亿顺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智...
西安信飞特申请一种图像传感器等...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信飞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河北获批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支持河北省开展人工智能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工作。河北省将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供...
清华土木工程教授马智亮:通用大...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在论坛现场作主题演讲。 南都讯 在8月22日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广东建设高质...
天舟飞船的“专属座驾”:长征七... 大家好,我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2016年我完成了首飞,8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成长为一枚“成熟”的火箭...
原创 还... 前言 还记得那个说"对钱没兴趣"的马云吗?如今他坐在西瓜堆旁,满头白发,笑得像个孩子。 眼前不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