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问世
创始人
2025-07-18 15:20:37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系统解析了水稻不同细胞类型的功能及其对复杂性状的调控作用,有力助力水稻设计育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单细胞组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对揭示细胞间的不同之处,从更精细水平研究细胞功能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谷晓峰介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根、茎、叶、种子等器官由多种功能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类型对水稻发育、产量与抗性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其系统鉴定及功能解析的进展仍然有限。因此,利用单细胞等新兴技术,从细胞层面系统刻画水稻不同器官的细胞类型与状态,解析其分子调控机制,可以为解析水稻发育和重要农艺性状的形成提供新路径。

  本次研究针对水稻8个器官中超过11万个细胞开展研究,对其中的基因进行同步测序和深度分析,最终,通过原位杂交实验验证了54种细胞类型,并构建了细胞类型特异的基因调控网络。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水稻的花序分生组织中存在“过渡态”细胞,并揭示了其在细胞命运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团队还识别并验证了多个关键调控基因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功能,如RSR1基因能够调控根皮层细胞发育,F3H基因能够协调碳氮代谢等。研究还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发现水稻株高、粒型、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与特定细胞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揭示细胞功能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与多样性。

  本次研究还正式发布水稻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库Rice-SCMR,为功能基因挖掘与智能育种提供了基础平台。这些研究成果为水稻单细胞水平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数据、基因和技术基础,为作物改良开辟了新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经评论:无人农机普及重塑农民... 如今,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驾驶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业无人车等无人农机装备正快速应用于农...
太原植物园团队发现华北散血丹 近日,太原植物园科研团队在霍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开展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系统性调查...
贵阳贵安:数字赋能“五业” 推...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紧扣数字活市战略与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推进数...
“彩光”成园区网新宠:锐捷等厂...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从智慧教育到智能制造,各行各业对底层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正经历着前所未...
4100多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发... 本报南京9月11日电 (记者王伟健、姚雪青)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11日在江苏南京开幕。会上...
马斯克:星链手机预计两年左右发... 当地时间9月9日,马斯克在All-In Summit 2025中阐述了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
iQOO 15真机图曝光!延续... 【CNMO科技消息】9月11日,有数码博主曝光了一张可能是iQOO 15的真机图。从图片来看,新机采...
你上过“仿冒名人”的当吗?各平...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近期,包括全红婵在内多位奥运冠军的声音被AI克隆,用到短视频平台冒充本人带货农产...
太重集团:全力攀登国际一流竞争... 提及我国重型机械领域的“国家队”,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的名字掷地有声。自...
浙江提速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建设 中新社杭州9月10日电 (奚金燕)浙江市场监管助推智能机器人高质量发展大会10日在杭州举办。会上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