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台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电力瓶颈
创始人
2025-07-30 15:21:07
0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台湾《经济日报》7月29日发表题为《台湾AI发展 电力是关键瓶颈》的社论。社论如下:

全球掀起人工智能(AI)浪潮,台湾也正全力投入这场竞赛。台当局公布的“AI十大建设”蓝图中,预计于2028年投入千亿元资金、培育百万人工智能人才、创造7万亿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4元人民币——本网注)产值。但在这场看似光辉的人工智能转型背后,有一道尚未被正视的系统性难题:能源,特别是电力,正日益成为台湾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瓶颈。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训练与部署,不仅依赖运算资源,更对电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德勤2025年一份报告估计,2035年美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30倍以上,达到123吉瓦,高于2024年的4吉瓦。这样的成长曲线远远超出传统电力模型预测的负荷能力。

美国深知此一趋势,在其公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中,特别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三大战略支柱之一,明确指出美国将确保电力供应,电网设计必须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前进。为此,美国提出简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可流程、投资扩大电网、鼓励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整合、建设高安全数据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发展不因电力瓶颈而受挫。

反观台湾,虽然也喊出人工智能产业愿景,却对支撑其运作的能源着墨甚少。2023年,台湾可再生能源占比仅9.9%,能源结构高度仰赖进口天然气与煤炭,与2050净零转型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核电退场、可再生能源未成气候、天然气依赖进口,导致能源政策陷入“减法多、加法少”的失衡状态。这不仅是环保议题,更是安全与产业竞争力的警讯。

当前台湾正面临能源转型与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核能退场导致基载电力大幅下降,而燃煤受到环保政策限制,可再生能源则受限于地形与气候不稳。台湾正处于能源结构最脆弱的“灰色交接带”,旧体系退得快,新体系来得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未来的电力需求势必节节上升,而供应端却难以跟上脚步,形成结构性缺口。

这不是空泛的警告,而是具体数据所揭示的风险。台湾2024年用电量达2833亿度,工业用电占比达57.3%,远超住宅与服务业总和。若以目前的成长曲线估计,再加上人工智能产业的数据中心与边缘运算节点遍地开花,2035年前台湾电力需求恐将翻倍,但发电与配电系统是否具备这样的韧性,令人忧心。

因此,台湾未来的人工智能政策若要实践,不仅需要“人才、芯片、应用”三轴推动,更须补上“能源”这第四根支柱。这不只是工程问题,更是政策与治理的挑战。人工智能带来了知识社会的无限想象,但电力才是将梦想照亮的光源。台湾若不在此刻正视问题,恐怕将来只能在黑暗中寻找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都航空:飞越红色足迹,传承精... 近日,北京首都航空以“飞越红色足迹,传承精神力量”为主题,将航线网络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为旅客提供兼...
章源钨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章源钨业(00237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数据“中毒”会让AI“自己学坏... 在一个繁忙的火车站,监控摄像头正全方位追踪站台的情况,乘客流量、轨道占用、卫生状况……所有信息实时传...
小米2025年Q2财报亮点:欧... 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总收入达到了1159.56亿元,相比...
探索3D打印技术,杨浦青少年走... 近日,定海路街道社区第一睦邻中心联合新东方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了一场探索3D打印技术科学活动,吸引了众多...
迪蒙精锐取得加工叶轮类零件集成...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迪蒙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一加15相机水印曝光,没有哈苏... 按照现有消息来看,下个月开始就会有旗舰定位的新机迭代陆续上市。基于此,各品牌的新品发布节奏也备受关注...
海淀医院完成首例国产单孔机器人... 一个“机器人外科医生” 通过肚脐上唯一的一个小孔 就能完成一台复杂的 疝气修补手术 近日,海淀医院...
江西海煜泓取得导轨式移动夹胶玻...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海煜泓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苹果2026年Mac将首配自研... 苹果公司的创新步伐再次引发业界关注,据知名苹果记者Mark Gurman的最新爆料,苹果计划在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