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遍及阿拉伯国家的海水淡化厂到世界杯绿茵场,从联合打造光伏智慧农业园区到本土培育崛起的节水产业集群——依托历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搭建的合作桥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涉水领域的协作,已从单一技术交流深度延伸至技术研发、项目建设、人员培训、技术转移全链条。如今,数百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业正携手同行,不仅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更在应对全球水资源挑战的道路上,共同书写着合作共赢发展的生动篇章。
自治区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中国企业已在沙特、阿联酋等20余个阿拉伯国家建成多批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研发层面,双方联合推广的多项技术成效突出:宁夏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风光互补节水灌溉”技术,融合风能、太阳能与复合渗灌系统,可精准输送水肥,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难题,兼具节水、节能、环保优势,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宁夏技术应用于绿茵场建设,节水效果超34%,该合作项目规模达12.64亿美元,实现了“工程建设”与“民生改善”的双重价值。
重大项目建设中,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沙特拉比格三期海水淡化项目,成为中阿水资源合作的标杆工程。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其日产能达60万立方米获“2022全球水奖——年度最佳海水淡化项目”,创单体膜法项目规模吉尼斯纪录。项目由中国、西班牙、法国企业协同实施,中电建统筹设计、供货和施工,法国企业负责主工艺设计,西班牙企业提供反渗透技术,形成了中西方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范例。项目既满足了麦加、吉达地区供水需求,还提供3500余个就业岗位,本土化比例40%。
产业协同方面,我区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的全链条节水产业体系,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培育潞碧垦、耐特菲姆等企业。其中,潞碧垦建成全国首家测控一体化闸门专业检测基地,耐特菲姆计划扩大滴灌产能。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沙特海湾龙贸易控股有限公司签约,将在沙特建设万亩“中沙光伏智慧农业节水科技园”及百亩“中沙智慧恒温节水光伏小屋”。
“水利部已与全球60余个国家水务机构建立合作,中阿建成多座技术转移中心与节水示范基地,技术人员交流培训频繁,加速技术本地化。”8月19日,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宋正宏表示,中阿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相似挑战,通过产业合作交流,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在绿色基建、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基础,助力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
未来,我区将持续健全节水政策体系,全面推进节水制度、技术、模式三大创新,构建完善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与技术支撑体系。在这条跨越山海的合作之路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水资源合作,必将迈上新台阶,绘就更广阔的共赢图景。(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下一篇:创新为笔,江苏加速作答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