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创始人
2025-08-26 12:41:00
0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度伪造视频、音频可以轻易制造“幻象”,眼见未必为实。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换脸变声”,冒充亲友、同事和领导实施违法犯罪,对此需要提高警惕。

视频涉及交易、借钱等敏感要求时,如果对方动作和表情显得有点“怪”,别急着回应。请对方做一个连贯的转头动作,或者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目前AI技术在模拟这些复杂的面部遮挡和光影变化时,容易出现卡顿、模糊或扭曲。另外,要注意听语音细节,AI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的呼吸停顿、情感起伏,或者带有轻微的机械感、背景有异常杂音。如果对方声音听起来不连贯或者有明显的“不正常”,务必提高警惕。

无论视频、语音多么逼真,当对方要求进行资金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比如,挂断后直接拨打对方常用且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进行侧面核实。

智能摄像头、音箱等智能设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后门”。应留意管好家中小设备,做好智能设备的风险防范。

购买电子设备时,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此类产品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完善。不用智能摄像头时,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进行物理隔绝。另外,当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立即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高强度、较为复杂的密码。同时定期检查手机APP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仅授予必要的权限,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以防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警方提醒,通过“AI换脸”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通过操控摄像头等设备偷窥偷听他人隐私,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的,要保留好截图、录音、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视频生成应用Sor... IT之家 10 月 9 日消息,根据应用情报提供商 Appfigures 的新数据,在 OpenAI...
便宜大流量手机卡测评,2025... 办卡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卡空间 这里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让我们一...
双Ultra旗舰影像对决之人像... 今年,OPPO和vivo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影像旗舰OPPO Find X8 Ultra 和viv...
来认识下今年的诺奖得主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瑞典皇...
基于极智嘉RMS的大规模机器人... 摘要:本文以极智嘉RoboShuttle货箱到人拣选方案所采用的机器人管理系统(RMS)为例,对大规...
重磅!我国突破“量子通信”三大... 我国量子通信又有重大突破,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近日,中国移动在安徽合肥实现了30公里站点间的“通量...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参会嘉宾参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主办方供图 ◎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
“数字员工”时代到来,长虹企业... 如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科技不断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企业办公方式也正在经历着深刻重构。AI也不...
“AI 版抖音” Sora 蹿... 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OpenAI Sora 负责人 Bill Peebles 昨日(1...
中国男篮队长赵睿入队 广东全运...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中秋节后,广东全运男篮主力阵容集结完毕,冲刺全运会金牌的备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