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0月29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在庐阳大数据产业园里,时常有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神秘材料”送到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热仪)检测。
这些材料可能藏着关乎火箭能否安全升空的数据,也可能藏着“驯服”锂电池“暴脾气”的“密码”。而中科热仪研发的量热与热分析仪器则是“解密”的“关键之匙”。
“仪器内集成了上百个三维量热传感器,样品放在仪器里,哪怕只释放很微量的热量,我们的仪器都能精准捕捉到。”中科热仪总经理曾洪宇博士指着实验室里的DMC-300型双模式三维微量热仪说。这种“捕捉微热”的能力,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力量。从新能源电池研发中的热安全数据,到航空航天材料的极端环境热性能……中科热仪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含能材料、化工安全、生命科学、氢能、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成为各行各业破解“热难题”的“利器”。
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央广网发 合肥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流水线上批量下线的汽车、家电不同,中科热仪的产品,从不直接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也不同于大家熟知的数控机床、机械臂。它们的目标用户,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家公司所制造的,并非寻常工业品,而是科学的“尺子”与“眼睛”。
“以前,国内技术不成熟,国内高精度微量热仪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曾洪宇介绍,近日,该公司团队最新研发的升级版三维传感器已通过验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一举填补国内高精度三维热流传感的技术空白。此前推出的产品,也纷纷实现“国产替代”,走进中国科学院等多个研究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实验室,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中科热仪的发展轨迹,正是庐阳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新生态的生动缩影。庐阳区从政策扶持、载体建设、资本对接等多维度为辖区企业赋能。科学仪器产业园加速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测试的一体化空间;校企合作平台持续搭建,帮助企业对接高校科研资源,解决技术转化难题;同时,通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助力企业申请专利、拓展市场,让“小巨人”企业能放开手脚搞创新。
如今,以中科热仪、皓宇芯光为代表的仪器仪表产业正形成庐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它们不制造轰鸣的机器,却为整个工业体系提供着最基础的“标尺”;它们的产品从不现身商场,却可能决定着未来尖端科技的走向。这里正在发生的,是一场静默却关键的战略布局——以“精仪”为基,利科学之“器”,铸创新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