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南宁市科技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抓攻关、建平台、育人才、优生态”为抓手,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资源向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成效显著。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大力支持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广西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于9月揭牌成立,广西智语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获批认定,创新平台建设多点突破。其中,广西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广西现代运河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等11家平台入选首批广西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占全区总数的85%。今年以来,我市新组建自治区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17家,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坚实载体。
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我市设立“人工智能+”科技专项,组织企业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聚焦人工智能在铝精深加工、城市交通等领域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拓展。同时,组织企业牵头实施自治区“人工智能+”科技项目10项、垂直领域大模型“揭榜挂帅”项目5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人才培育同步发力。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如期开学后,吸引4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330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入驻,打造教科产融合基地;立项实施“人工智能模型水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邕江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3项,为产业发展储备智力资源。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举办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2025年第八届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49个获奖项目,有效促进海内外创新要素集聚。举办“数智赋能 邕城新篇:人工智能与南宁产业深度融合”等7场人工智能主题邕城科技讲坛,吸引超700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搭建起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营造出开放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