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元力社
2月1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这是继《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描绘“蓝图”后,武汉首发人工智能支持政策。
武汉市经信局人工智能处主要负责人介绍,光谷曾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武汉建有全国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全国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诞生在此,武汉还是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跨越长江通行的城市。
《措施》从十方面出发,以真金白银加快建设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过去五年,武汉AI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已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涌现了黑芝麻、奋进智能、兰丁智能、极目智能、亿咖通、光庭信息、电鹰科技等一批优秀企业。
眼下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以其低算力需求、高性能表现、免费开源等特性,迅速登顶多国应用商店榜首。
据统计,截至目前,武汉市已有超过20家企业宣布将DeepSeek接入自家的业务体系之中,这些企业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穿戴、网络安全、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例如,东风汽车已于2月7日宣布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的接入,旗下的猛士、奕派、风神等品牌车型也将陆续搭载这一技术,从而显著提升车辆的语音交互、场景理解以及决策规划能力。此外,星纪魅族的AR智能眼镜StarV Air2及MYVU也集成了DeepSeek技术,它们能够通过AI语音助手实时调用DeepSeek-V3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从政策层面来看,自2023年以来,武汉市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从产业规划到项目落地,一系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武汉市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及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
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划,到2025年,武汉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超过400项,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高性能算力也将超过4.5EFLOPS,其中智算算力超过4.1EFLOPS,超算算力达到0.4EFLOPS。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市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的基础上,又相继建成了多座智算中心,如武昌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以及网安基地智算中心等。
此外,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华中地区首个城市级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接入了14个算力供方品牌,上架了92万核的通算资源、86P的超算资源和4226P的智算资源,为武汉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撑。
去年武汉还被评为全国首批数据流通利用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并正在加快谋划推动建设“汉数通”等十余个国家级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2家重点数据标注企业,整体从业人员约1万人。这一人才储备为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在未来应用端的竞争中厚积了显著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武汉百年建筑民众乐园还推出了一项名为“新春限定”的泰坦尼克号“遗落的船奇”VR探索体验。
这项体验由法国虚拟现实娱乐先锋Eclipso与Small Creative联手打造,并由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携手中国沉浸式娱乐品牌光廷Temple of Light引进。这一项目在武汉与英国伦敦同时迎来了全球首次亮相,为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