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AI赛道发展系好“法治安全带”(民声连麦)
创始人
2025-03-08 16:40:50
0

如何明确人工智能在不同场景下的法律适用,避免出现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带?

——人民网“2025年全国两会调查”参与网友**瑞

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人们感慨:“未来已来”。如何通过立法让AI发展既驶上“快速赛道”又系好“法治安全带”?记者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

对话嘉宾:

周光权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吕红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

周鸿祎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

记 者: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问题,面临哪些法律挑战?

周鸿祎:作为AI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DeepSeek也存在幻觉、提示注入攻击等问题。同时,大模型要在企业内部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连上企业的专业知识库、打造智能体,这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周光权:人工智能发展,除了带来隐私泄露、欺诈等问题,还带来了传统产业下法律方面的挑战。比如,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中要求驾驶员手握方向盘,这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一致。

记 者:当前对于人工智能的治理,我国有哪些立法执法成效?

周光权: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都有一些规制,划定了合法与违法的基本界限,为产业发展也预留了空间。

吕红兵:目前,我国已经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网信部门完成备案。

记 者:未来,关于人工智能治理,该如何兼顾产业发展与安全?

周光权:未来的立法需要兼顾发展与安全,避免监管过严影响技术创新,也要避免监管过软积累太多风险。建议考虑人工智能的风险程度,分类分级监管。同时,在法律中建立容错机制,为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吕红兵:建议在加紧研究、尽力推进整体立法的同时,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现实问题,尽快推进“小快灵”立法,尽早出台相关行政法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8日 05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
全国首创,杭州人可以一键起飞去...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首届无人...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公安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