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男性”繁衍后代!动物界“女儿国国王”的进化奇迹
创始人
2025-05-06 19:00:36
0

钩盲蛇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蛇类之一,因其体形微小,常藏在花盆土壤里,在植物贸易中被广泛传播,因此也被称为“花盆蛇”。钩盲蛇有点像蚯蚓,不过它的繁殖方式却很特别,被称为动物界“女儿国国王”,因为目前发现的钩盲蛇个体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生下后代。

钩盲蛇繁殖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近期,中国科研团队在《科学进展》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通过多组学技术破解了该物种的三倍体基因组构成、孤雌生殖的分子机制及其进化意义,为理解脊椎动物多倍体形成和孤雌生殖适应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小小钩盲蛇藏着大秘密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钩盲蛇却是个例外。更特别的是,普通动物通常只有两套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钩盲蛇却有三套完整的染色体。这种三倍体结构如同自带三重备份的硬盘,让它选择绕过常规繁殖模式。

科研人员通过对钩盲蛇与其他两种蛇类迪亚氏盲蛇和坎托尔蟒蛇的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钩盲蛇的祖先可能在4100万年前经历了两次跨物种“联姻”,意外获得了三套染色体,并通过染色体融合实现了基因组的稳定传递。

其实,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类似的三倍体孤雌繁殖动物,例如某些壁虎、鞭尾蜥,以及少数鱼类和两栖动物等。不过,像钩盲蛇这样能够长期稳定以此方式繁衍,并分布如此广泛的物种仍属凤毛麟角。除南极洲之外,钩盲蛇在其他各大洲均有分布。

钩盲蛇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蛇类之一

传统观点认为,孤雌生殖由于缺乏基因重组,无法通过两性繁殖清除基因组中的有害突变,导致有害基因逐代累积,最终使物种走向灭绝。按照这种观点,纯孤雌繁殖的脊椎动物种群通常只能延续几万代。然而钩盲蛇却打破了这一规律,它们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已成功存活数千万年,展现出远超预期的进化韧性。

科研人员进一步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发现,钩盲蛇通过特殊机制破解了这道进化难题。它的三套基因组之间存在天然兼容性,约10%的基因保留了祖先的“通用版本”,避免了多套基因“打架”。在生殖过程中,钩盲蛇也会主动关闭部分基因功能,通过免疫基因缺陷减少亚基因组间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杂交基因组的形成,确保孤雌生殖的顺利进行。

研究还发现,钩盲蛇卵巢细胞中大量活跃的DNA修复酶能主动修复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伤和复制错误,这种持续维护机制有效保障了后代基因组的完整性,使其避免了因长期孤雌繁殖导致的基因组退化风险,而没被淘汰出局。

单身女王的“环球旅行”

雄性功能退化,是钩盲蛇为了维持孤雌生殖付出的代价。可能在数千万年前,钩盲蛇的“男朋友”就因为某些特殊复杂的遗传事件,从地球上消失了,留下“女王们”独自穴居,繁衍至今。

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钩盲蛇独特的进化策略:其基因组中大量免疫和精子生成相关基因发生功能退化,特别是雄性精子形成的关键基因逐渐失活。这种通过舍弃雄性生殖功能换取孤雌生殖优势的路径选择,使其摆脱了寻找配偶的生存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繁殖策略的转变可能增强了其环境适应能力,为物种延续提供了新的进化方向。

钩盲蛇亚基因组演化历史

在自然界,多数动物都遵循两性繁殖的规则,但有的物种在正常情况下依赖有性生殖,即需要雌雄交配;在特殊环境,如缺乏雄性、极端压力等下,雌性个体可自主启动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这种现象被称为“兼性孤雌生殖”。钩盲蛇则是完全不依赖异性的“专性孤雌生殖”典型,种群中无雄性个体,始终以单性繁殖方式延续后代。

钩盲蛇的扩散方式与其生态习性密切相关。这种穴居物种常栖息于花盆土壤中,借助人类植物贸易活动实现跨洋迁徙,逐步形成全球性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亚基因组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基因组层面的可塑性可能为其适应多样化生境、实现全球扩张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种“无牵无挂”的繁殖策略帮助钩盲蛇成为了“环球旅行家”,当在庭院中发现形态类似蚯蚓的小型蛇类时,不妨多看一眼,这种生物很可能正是孤雌生殖的爬行动物代表物种——传说中的“蛇界女王”,其进化历程或许就藏匿于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态环境之中。

钩盲蛇的生存实例表明,孤雌生殖并不代表进化路径的末端。其独特的三倍体基因组结构揭示出生物功能可塑性对物种存续的深刻影响,这一发现拓展了科学界对濒危物种保护机制的认知边界——基因组层面的适应性调整可能成为某些物种规避灭绝风险的重要演化策略。

钩盲蛇的相关研究也为理解动物孤雌生殖和多倍体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有助于理解动物多样化生殖方式的起源,为探索其他类群的染色体演化历史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权威发布!亚信科技跻身中国“大... 为推动“AI+”行动落地,助力百行千业将大模型能力真正落实到业务场景中,6月26日,中国信通院、中国...
苹果智能眼镜与Vision头显... 苹果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正逐渐浮出水面,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预测,苹果至少有四款智能眼镜产品正处...
鑫盛洋光电取得散热式LED球场...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鑫盛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江苏康频电器取得油浸式高频开关...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康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油浸...
Meta最强AI天团首次曝光!... 智东西 编译 | 陈骏达 编辑 | 云鹏 在Meta连续多日传出挖角消息,OpenAI用增加休假、涨...
卧龙电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卧龙电驱(60058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东吴证券:固态电池0-1快速发... 智通财经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加速产业化突破。半固态电池已规模...
强强联合!华磊迅拓联合华为、金... 随着5G、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模切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变革。企业不仅...
OpenAI否认有采用谷歌自研... 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表示,其没有使用谷歌自研芯片为其产品提供动力的积极计划,否认了两天前...
Moto G96 5G印度发布... 摩托罗拉即将在印度市场迎来一款备受瞩目的新品——Moto G96 5G手机,预计发布时间为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