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首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合作案例落地
创始人
2025-07-23 12:21:49
0

(记者 王超)7月19日,湖南启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中南大学郭学益教授团队成果经“先用后付”免费授权,在这里开展小规模生产。这种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后,可应用在储能电站、特种车辆动力电池及低温应用场景等领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这是湘潭市首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落地案例。

今年,湘潭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4月,湘潭市高效推动《地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实施,这是湘潭市实现以制度变革引领模式创新、以模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其中,科技成果在企业“先用后付”机制,作为重点任务推广。得益于这项新政策,启标新能源公司已迅速基于专利技术进行新产品研发,进军行业细分市场。

湖南启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投产的生产线。(记者 王超 摄)

“除依靠自身研发,专利授权许可是企业获得技术成果的重要方式,而价值不菲的专利许可费用,却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支出。”在启标新能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靖看来,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难题,还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把更多资金投入生产。

市科技局在走找想促“三听三问”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受限于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不稳定、信息交流渠道不顺畅等桎梏,不少高校科技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为推动科技成果“更快转”,鼓励中小微企业“主动转”,强化产学研“精准转”,我市新出台《科技成果在企业“先用后付”的实施方案(试行)》,许可双方明确约定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许可费,支付时间应至少在许可合同生效一年(含)或被许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或提供服务形成市场化收入之后。此举意味着,用市场为成果定价,让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关系,降低企业获取科技成果的门槛和试错成本,进一步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资源。

“看到团队成果在产业一线落地,助力创新发展,特别欣慰。”中南大学郭学益教授团队成员范鑫铭说,“先用后付”模式是企业和院校的双赢,借助企业“触角”,科研团队能发现和解决更多实际应用问题,同时也能成为企业营收新增长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这种创新机制让企业备受鼓舞。“4月份投产至今,公司到手订单已有1亿元。我们计划与中南大学共建‘钠电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校企合作从‘单一项目委托’向‘联合攻关+专利共营+收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升级。”石靖说。

我市将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二十条,实施湘潭市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广“先用后付”模式,鼓励科研院所、技术专家和中介机构主动挖掘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将启动智慧平台对企业技术需求关键词与科技成果关键词的语义分析,向“白名单”库企业精准推送科技成果,助力其更快速、更顺畅转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运会的AI“啦啦队”来了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身高约1米、体重约30公斤,名叫“镋钯”的机器人,是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
机场广告牌变身AI竞技场:巨头... 来源:Ai科技网 2025年7月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值机大厅的...
什么是5G-A三防平板?有什么... 在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三防平板电脑已成为“危、急、特”场景的核心工具。这类设备不仅具备坚固...
新一代AI青年在算法星河中点亮... 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要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必须要深深植根于我们自己的土壤。为梦想添翼...
周鸿祎互联网大会谈智能体发展:... 7月23日,在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期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就智能体发展路径...
河南安畅旅游开发取得一种载人吊...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安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载...
沣轩机械取得一种移动模架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沣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数据基建:云厂商的“新阳谋” 编辑 | 刘杨楠 2006 年,英国数学家克莱夫·洪比一句“数据是新石油”的比喻,成为无数大数据企...
参宿四:宇宙橙星之谜,超新星爆...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恒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天文爱好者的目光,它就是参宿四,也被称为猎户座α星...
2025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才白皮... 今天分享的是:2025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才白皮书 报告共计:73页 新质生产力时代来临,数字人才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