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一机产联合收获机获较高公认度
创始人
2025-10-17 12:41:21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放粮作业。本报记者 刘莉摄

本报讯(李健冬 记者刘莉)记者从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期,由该公司生产的一机重工T1612轴流滚筒联合收获机再次挺进田间开展秋收作业测试,该机型已连续三年参与秋季收割。

为精准检验产品实际作业性能,哈一机车体分厂抽调4名技术骨干,随两台收获机先后奔赴桦川、通北两地,深度参与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秋收会战。截至目前,两台设备已顺利完成20垧地收割任务,后续作业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据介绍,在农机生产领域,车体分厂生产的一机重工T1612轴流滚筒联合收获机可谓是今年的“明星机型”。扩产至两台的该机型从启动生产到整车装配再到运行试车,历经8个月的精心打磨。这份高效背后,是农机生产线全体员工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努力,他们放弃休息时间,紧盯每一个装配环节,反复调试每一项性能参数,收获机得以顺利下线,挺进农田。

车体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科研攻关阶段,我们聚焦“减损高效”核心目标开展技术创新。针对玉米籽粒收获损失率高的行业难题,团队耗时数月,通过多次田间试验,研发出柔性脱粒分离技术,采用可变凹板间隙设计实现不同湿度籽粒的精准分离,使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在智能化控制方面,团队解决了液压和电控系统多项技术瓶颈,车辆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理条件匹配收获参数,作业效率达到5公顷/小时。这些技术突破使一机重工T1612轴流滚筒联合收获机在业内取得较高公认度,成为可对标国际先进的大型智能联合收割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
全国首创,杭州人可以一键起飞去...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首届无人...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公安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