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800%!智能眼镜火了
创始人
2025-06-12 21:40:43
0

近日,“智能眼镜卖爆了”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受益于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近期,智能眼镜市场不断升温,线上线下销售火热,国产智能眼镜也迎来了一轮“上新潮”。

暴涨800%!

工作日傍晚,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眼镜店里,不少消费者正在体验智能眼镜产品,店长称,目前门店上架了近10款智能眼镜,功能从最简单的播放音频、拍照片视频到更复杂的语音助手、导航、翻译等,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近期,智能眼镜新产品集中上市,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

消费者陈先生表示,配智能眼镜的话,平时就不用戴耳机了,甚至还有一些字幕在镜片上,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消费者孙女士则称:“我会把它当电子产品用,因为我本身没有很严重的近视,所以说更多功能可能是当我一个时尚配饰以及说是结合了运动相机来用,相机就很重,但这种眼镜就很方便。”

来源:央视财经

智能眼镜市场火热,这对传统眼镜厂商来说,意味着新的商机。

某眼镜生产企业CEO范勤表示,在2025年到2029年之间,智能眼镜的年复合增长率应该在60%以上。目前,有100多家智能眼镜的专区,未来三年有200多家眼镜店布局智能眼镜新的增量。

在线上购物平台搜索智能眼镜看到,上线品牌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智能提词和实时翻译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功能,叠加国家对消费电子产品的补贴,带动相关产品销量大涨。

某电商平台数码业务部负责人赵烁成表示,近期,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了8倍,智能提词和实时翻译功能越来越受到职场人士、外贸人士和学生用户的喜欢,具有AI拍摄、AI识图等功能的智能眼镜也吸引了很多的科技爱好者,户外达人和摄影玩家。

智能眼镜销量大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业务量快速上升。近两年,国内智能眼镜关键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链持续完善,智能眼镜更轻便价格更“亲民”。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07%,跃居全球第一。随着智能眼镜软硬件的不断成熟,未来,终端产品售价将持续下降。

某消费电子品牌XR(扩展现实)业务线总经理郭鹏称,光波导的眼镜,由于技术难度稍微高一点,一般在2000元到3000元;观影类的眼镜现在基本上是1000元到2000元。随着量的增加,整个成本会非常快地下降。

火到海外

消费级AR眼镜研发、设计和制造公司XREAL全球销售业务负责人张龙杰此前告诉中新经纬,由于需求旺盛,该公司的新品XREAL One在2024年12月发售后,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经销商渠道出现了近两个月的断货情况。

“去年我们的AR眼镜全球销售额约6亿元人民币,海外业务占比接近70%,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张龙杰称。

据张龙杰介绍,自首款产品上市以来,截至2024年12月,XREAL历史累计出货量超50万台。目前XREAL One在全球已经售出六万多台。产品全球定价499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3624元),不过在不同地区会略有差异。

他还提到,在一些非直营运营市场,产品定价可能会溢价较高,“比如在阿联酋近两个月产品溢价超过了100%”。

海外消费者在展会上试戴XREAL眼镜 受访者供图

感受到海外市场对智能眼镜强劲需求的不止XREAL。速卖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3月周年庆大促中,以Rokid、XREAL等品牌为代表的VR/AR眼镜环比日销6倍增长。

北京达睿咨询公司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向中新经纬指出,智能眼镜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其作为距离眼睛最近的大型屏幕设备,在便捷性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在早期甚至比折叠屏更受重视。然而,智能眼镜长期存在交互性欠佳的问题,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人机互动方式。此外,其使用场景也较为有限,缺乏令人眼前一亮、不可或缺的功能。不过,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AR眼镜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主要受到Ray-Ban Meta智能眼镜强劲需求的推动。因此,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马继华判断说,在产业竞争力方面,中国智能眼镜产品成本低,价格优势突出,尤其是在突破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72元)这一价格障碍上具备强大实力。此外,产品设计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未来智能眼镜市场一旦兴起,中国产品有望占据80%~90%的市场份额,这是大概率事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低空城市治理平台 城市的低空区域,正成为一个亟待挖掘的 “治理富矿”。低空城市治理平台应运而生,它依托无人机等低空飞行...
中国移动7月29日正式开通我国... 来源: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移动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正式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
轩展科技|智能交通的天眼:FC... 一、技术优势 1、4K60帧,捕捉每一刻的精彩 索尼FCB-ER9500一体化摄像机模组搭载了1/1...
供热客服系统搭载DeepSee... 供热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体验与满意度。传统的供热客服系统在话务高峰压力下捉襟见肘,人工坐...
“具身智能”为钥 解锁“无限之... □ 本报记者 范昕怡 8月2日,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举行,400余位投...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移动大模型... 大众网记者 孔婷婷 通讯员 尹艺媛 潍坊报道 7月27日,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大模型...
科技转型,欧洲为何“大象转身难... 走进伦敦地铁,一种时空错位感扑面而来,陈旧的设施,闷热的环境,大片区域没有网络。这一世界上最早的地铁...
AI企业的“试验区密码” 具备完善产业生态和开放创新环境的试验区,提供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五链一体”的服务...
戴尔科技:软硬协同+智能冷却双... 来源:申斯基科技观察 当前,以大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以革...
从教育陪伴到出行助力 智能机器... 从教育陪伴到出行助力 智能机器人如何点亮生活?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年来,餐饮消费、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