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基金报)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从技术研发迈向市场应用。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千问App”在公测第一周的下载量即突破1000万次,成为AI应用领域备受关注的市场事件,也标志着国内大型科技公司在C端AI应用的布局进入新阶段。
11月24日,阿里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I助手“千问App”自11月17日开启公开测试后,首周下载量已超过1000万次。该应用上线后迅速进入苹果App Store免费总榜前三,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热度。
这一市场表现,被认为是阿里长期积累的技术势能与清晰产品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千问App的底层技术支撑是阿里通义千问(Qwen)大模型。据了解,Qwen系列模型自2023年起便通过开源策略,在全球技术社区积累了广泛影响力,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其性能也获得了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爱彼迎CEO布莱恩·切斯基等国际行业领袖的公开认可。
英伟达CEO黄仁勋则指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并呈现持续增长之势。爱彼迎(Airbnb)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的模型更快速、更出色。这为千问App面向大众市场积累了宝贵的技术信誉。
其次,在产品层面,千问App精准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强调了其实用价值。在当前AI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简洁、专业且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力,成为吸引用户下载试用的关键拉力。
根据阿里方面的规划,千问App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于“Agentic AI”(智能体AI)能力的构建。这意味着,该应用的目标不仅是提供信息和生成内容,更是要成为一个能够理解复杂指令、跨场景协同并直接完成任务的智能助理。
为此,阿里巴巴计划将千问App与集团旗下的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核心业务生态进行深度整合。此举旨在打通数字服务链路,让AI技术真正赋能用户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从而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千问App初期的下载量表现,标志着其C端战略已成功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庞大的下载量有效转化为持续活跃的用户,并真正实现与庞大商业生态的无缝协同,将是其能否在激烈的AI应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也预示着,未来AI领域的竞争焦点,将更多地围绕“技术+产品+生态”的综合实力展开。(CIS)